《生活》:切肤之痛(四川患者黄征央视访谈)
日期:2010/7/19 14:34:52 来源:北京同春堂
央视网消息(生活):
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有一位叫杨云海的人,除了务农,杨云海还喜欢摄影摄像,时间一长,镇子上有了红白喜事都要找他来摄像。2007年6月份,杨云海接到了一个请他前去摄像的
电话,赶到摄像地点之后,他惊呆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景象……
杨云海:我是从事于录像工作的,就是录像搞VCD,DVD光盘制作已经六年时间,喜怒哀乐我都见的很多,但是唯独2007年这个黄流斌这个孩子的事,我真没想到,确实是太惨。
杨云海家住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他在这个镇子里知名度很高,因为杨云海会摄像和刻光盘,所以镇子上每次举办红白喜事,现场总少不了杨云海的身影,慢慢地,镇子里的人就
都认识了他。
2007年6月份,杨云海接到了观音镇飞虎村村民黄流斌打来的电话,说请他来家里帮忙录像。杨云海没有想到,这次录像让他毕生难忘。
杨云海看到,一个孩子全身缠满了厚厚的卫生纸,而且浑身发出刺鼻的腥臭味。直觉告诉杨云海,这一定是一个患有严重疾病的孩子。
杨云海:我看他那种眼神啊,渴望着新生,那种渴望,所以当时我看到以后心情相当难受。
黄流斌告诉杨云海,这个孩子是自己13岁的儿子,名字叫黄郑,自从出生后就患有严重的皮肤病,13年来一直无法医治,黄流斌知道杨云海的女儿在北京上班,认识的人多,所以
这次请他来录像,希望杨云海能想想办法来帮助他们。
黄郑已经13岁了,可是为什么看上去却像5、6岁的孩子?他的病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必须要用卫生纸缠满全身呢?一声叹息之后,黄流斌开始向杨云海讲述起儿子的不幸。
1995年10月16日,黄流斌的儿子黄郑出生了,可是出生后没几天,黄流斌发现儿子经常哭闹,仔细一看,发现事情不妙。
黄流斌:出生一个星期左右一周左右,身上就出现了水泡、起泡。不发烧不发烧。然后泡穿了,就脱皮,就烂,发脓。
黄流斌赶紧把儿子抱到镇上的医院,特意找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给看病,可是没想到,医生的话让黄流斌感到坐立不安。
黄流斌:他就说,这种病没看到过,没有看到过,这种是属于先天性的,先天性的不好治。
连医生都不知道儿子得的究竟是什么病,这让黄流斌感到十分紧张。黄流斌赶紧把儿子抱到了离家较近的宜宾市和自贡市的大医院就诊,可是得到的答复仍然是无法确诊。医生只
能按照通常的方法给黄郑开了一些常规的皮肤消炎药。可是这些药对于黄郑来说根本不起作用。
黄流斌:最心碎的就是,在每次他洗澡的时候,洗澡,他喊痛得声音是最心痛,每次洗澡,是非常痛的,痛,哭,也喊。
看着被病痛折磨的儿子,黄流斌心如刀割,他想抱着儿子去省城成都去看病,可是,一只无形的手却无情地拖住了他寻求希望的脚步,这只无情的手就是贫穷。
黄流斌刚结婚没几年,还要赡养住在自己家的父母,根本没什么积蓄,再加上黄流斌的哥哥早逝,嫂子改嫁后留下的两个孩子也需要自己抚养,全家人每年不到一万元的收入连基
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而且为了儿子看病,黄流斌又欠下了许多外债。
沉重的家庭负担压的黄流斌一家根本喘不过气来。
一座屋顶透亮的老屋,几件破旧的家具,一辆沾满泥土的摩托车,就是黄流斌一家的全部。此时,有人劝黄流斌放弃给儿子治病,听天由命,可是黄流斌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
选择用坚强来播种希望,他和妻子达成了一个共识,决心一定要治好儿子的病。
黄流斌:反正只要能够医得好嘛,不管花多少钱嘛,花多少钱,我们都争取把他治好。
郑宽秀:我觉得主要是为了给孩子治病,都不觉得辛苦,再辛苦都不觉得辛苦嘛。
为了赚钱,除了种自家地之外,黄流斌的妻子郑宽秀给别人种菜赚钱,而黄流斌则骑着那辆一直没舍得卖的旧摩托车,靠开摩的拉客人赚钱。
黄流斌:为了赚钱,比如像晚上,人家半夜三更有点事,急,肯定就说,别人不一定干,一般有人喊我,我都要去,都要去。只要喊我都要去。总得来说,晚上就是说,送人一般
比白天要高一些。
黄流斌带着儿子看遍了四川省内的大小医院,没有哪家医院说能够治疗黄郑的病。面对医生的无奈,黄流斌并没有心灰意冷,他决定多赚一些钱,有了钱,他就能带着儿子走出四
川,去更远的地方寻求希望。为了赚钱给儿子治病,黄流斌和妻子郑宽秀起早贪黑地劳作。尽管赚到的钱并不多,但是黄流斌却一直在坚持着,他一定要弄明白:儿子到底得的是
什么病?真的连一点治愈的希望都没有了吗?
时间来到了1998年,这时的黄郑已经3岁了,他的病情更严重了,黄郑的手指和脚趾已经完全粘连在了一起。
而这一年,黄流斌也攒够了钱,他马上抱着儿子前往成都治病,成都离黄流斌的家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也是黄流斌有生以来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他要在这里给儿子寻找希望。儿
子得的到底是什么病?他还有救吗?
黄流斌:就是在华西医院,那个专家,那个医生就说,这个属于先天性的皮肤病,就没见到过,不能够治疗;他建议我们到皮肤研究所,成都有个皮肤研究所,皮肤研究所有那种
老医生嘛,起码五六十嘛,那种老医生,皮肤专家,皮肤专家来会诊这个。当时他们给他诊断的结果就是,营养不良型,先天性的表皮皮肤松懈症。
成都相关医院的医生告诉黄流斌,黄郑的病是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病因可能是在胎儿期间营养不良或者病毒感染所致。
黄流斌:他说那是我们没见识过的,他说他皮肤跟我们正常的人皮肤不一样,我们正常人的皮肤细胞是勾连起的,他那个皮肤就是这么碰起来的,一捏就脱皮。
医生告诉黄流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和药物。孩子今后会什么样也不好说。医生的诊断让黄流斌有些心灰意冷,可是黄流斌还是不甘心放弃。回到家后
,黄流斌和妻子开始继续四处求医。
郑宽秀:从来没想到放弃过,反正说,哪里对嘛,那里就到弄嘛,哪个给你介绍的好嘛,就往哪里走嘛,往哪里弄嘛,再辛苦吧,这个时候有一线希望嘛,都觉得不辛苦嘛。
为了治好儿子的病,黄流斌夫妇领着儿子去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不下几十家,可是得到的回复却只有一个,无法治疗。这该怎么办呢?在众多好心人的建议下,黄流斌开始把治疗方
向由西医转向了中医,他不断带着儿子前往镇上的中医诊所求治。可是得到的答复同样不乐观。
黄流斌:有这种病例,但是就是说没有明显的处方。
当地的一名老中医这样告诉黄流斌,黄郑的病在中医的医书上有过描述,但是书中并没有给出处方,只是给出了治疗的方向,具体方法只能靠医生自己拿捏。这位老中医给黄郑开
了一些中药。可是,几个月后,黄郑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黄流斌:吃草药啊,擦药都搞过,没效果的。
黄流斌没有想到,办法都用尽了,可是儿子的病还是无法治好。时间在四处求医中飞逝,黄郑在一天天长大,严重的病情让黄郑不能游戏,不能上学,更影响了他的发育,他的个
子明显要小于同龄人。从2003年开始,黄郑的病更加严重了,他的皮肤溃烂得很严重,已经体无完肤,全身上下只剩下脸上的皮肤还算说得过去。睡觉前的脱衣服成了黄郑最痛苦
的事情,因为每次脱衣服,黄郑都会被衣服粘掉一层皮。为了缓解儿子的痛苦,黄流斌想到了一个办法——每天早上穿衣服前,先用卫生纸先把黄郑包起来,这样一来,到了晚上
,脱衣服时痛苦就会小很多。
黄流斌:只有贴上纸以后,用水一打湿,那个纸自然就脱落了,它就不能再撕皮。
每天早上,黄流斌都会用两卷卫生纸把儿子包起来,然后再穿衣服。开始时,有人劝他用卫生纸不卫生,会造成感染,还是换成纱布比较好,可是黄流斌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因为采用了这种方法后,儿子不但痛苦减少了,而且很少感冒。
黄流斌:纱布用水打湿了也不落啊,湿不了,它跟衣服湿了是一个原理;纸它能够打湿,自己烂,烂了就落了。
从此,黄流斌成了家里最忙碌的人,他不但要经常照顾儿子,而且还要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赚钱。尽管多家医院的医生已经明确告诉黄流斌,黄郑的病无法医治,可是黄流斌
还是执着地为治疗儿子的病创造条件,而他所能做的就是拼命赚钱。
为了多赚一些钱,妻子默默地承担起了全部的农活,除了开摩的之外,黄流斌还经常帮别人砍竹子赚钱。
黄流斌:加班只有四五十块钱,一般就是不加班的话,只有三十多块钱,三十多块钱。
郑宽秀:他手指用力过度,有一段时间他都不怎么能拿得起东西,我喊他去治,他说能扛得过去的都扛嘛。
高强度的劳动让黄流斌经常会受伤,可是黄流斌默默地承受了下来。哥哥去世后留下的两个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老去,黄流斌承担的经济压力越来越重,他必须要
多干活才行。
除了砍竹子,给别人采樟树叶也是扩大收入的重要来源,樟树叶是制造樟脑的原料,每隔一段时间,镇子上就会来人收购。为了多采一些樟树叶,黄流斌经常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
方去采,虽然这些地方比较危险,但是为了能够多采到一些,黄流斌通常会把危险置之一旁。
黄流斌:不论要克服多大困难,我们都要尽量克服,努力把他治好。
看着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黄郑也变得十分懂事,如果爸爸妈妈出去的时间长,他一定会把全家的饭做好,等着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回来一起吃。尽管黄流斌一再告诉行动不便的儿
子不要做饭,以免发生意外,可是黄郑觉得,爸爸妈妈出去后,家里只剩下80多岁的爷爷奶奶和年纪还小的弟弟妹妹,为了给自己治病,他们也付出了很多,为了给他攒钱治病,
全家人一直都在省吃俭用。
黄郑觉得自己最对不住的人就是伯父去世后,伯母改嫁时留下的堂弟,堂弟来到家里时才几个月大,由黄郑的奶奶来抚养,奶奶为了省钱给大孙子黄郑治病,含着眼泪断了小孙子
的奶粉,改成用面糊和粥来喂小孙子。
黄郑觉得,自己需要治病,目前还没有能力减轻家里的负担,也没有能力让家里人吃得好一些,但是让他们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自己还是能够做到的。
对于黄家来说,每天傍晚的时候是最放松的,在昏暗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粗茶淡饭。这个时候,亲情的温暖融化了现实的冷酷,这份亲情,一直在坚强地保护着他
们心中的希望,让一家人的心贴得越来越紧,密不可分。
虽然每天干活很辛苦,但是黄流斌一直在默默地坚持着。转眼到了2007年,这一年,村里的好心人给黄流斌出了一个主意,他们告诉黄流斌,镇上有个叫杨云海的人会摄像,他的
女儿正好在北京工作,不如请他把孩子的病情录下来,刻录成光盘邮寄过去,看看北京有没有医院能够治疗。如果有医院说能治,再带着孩子去北京看病,这样就不至于白跑一趟
。黄流斌一听有道理,于是请来了杨云海。杨云海能给黄流斌带来希望吗?
黄流斌一家的遭遇深深刺痛了杨云海的心,他决定伸出援助之手。
杨云海:在拍到这个时候,我眼泪掉下来了,后来我就把镜头关掉,慢慢地摸眼泪,确实是太惨。看到这种场面以后啊,作为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吧,有良知的人吧,我觉得能够应
该尽自己的能力帮帮他。
2007年6月20日,杨云海把录下的内容刻成了光盘,快递给了远在北京的女儿。
杨云海的女儿叫杨雪梅,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父亲邮来的光盘深深地刺痛了杨雪梅的心。
杨雪梅:看了以后呢,就觉得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心里特别难受,难受到了极点,然后当时我就想,这小孩真的好可怜。
为了帮助黄郑,杨雪梅接受了这份来自家乡的求助。杨雪梅拿着光盘,先是跑了几家知名的医院,可是接到的答复只有一个,无法治疗。北京城里医院众多,而杨雪梅的工作又十
分繁忙,为了帮助黄郑,杨雪梅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
两个月过去了,杨雪梅依然没有收获。这时,杨雪梅接到了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
杨雪梅:他说,他每次看读书的时候,就是每次看到他们的同学去背着书包,端着饭盒去读书的时候,走到家门前,过的时候,他都说,我北京有个姐姐,在想办法帮我找医院治
病。我的病治好了,也可以去读书了,我就听到这句话,我眼泪都流下来了。
和大多数四川女孩一样,杨雪梅也有着直率火辣的性格,她决心一定要找到一家能够治疗黄郑病的医院。
到底哪家医院能够治疗的黄郑的病呢?这家医院又怎样才能找到呢?杨雪梅一时感到十分困惑。这个时侯,恰巧公司派杨雪梅去宜宾出差,杨雪梅决定利用这个短暂的时间回老家
看看父母。她没有想到,前来迎接她的人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黄郑的父亲黄流斌。原来,黄流斌在得知了杨雪梅要回来的消息后,特意跑了十几里山路专门来接她。
杨雪梅:那天我还记得是下着大雨,他打了一把伞,就是冒着大雨就过来了,因为他爸爸呢,也是一个不太善于表达的人,但是内心也是属于那种比较善良,但是尤其是他的眼睛
啊,特别,有着一种强烈的渴求的那种感觉,从他看你的眼神中,你就能感觉到,这个人你必须得帮他。
黄流斌的执着深深地感动了杨雪梅,回到北京后,杨雪梅决定要像黄郑的父亲黄流斌一样,坚持到底。
只要有时间,杨雪梅一定会上网搜索相关医院,并逐个打电话询问。
杨雪梅: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挨家挨户去查,通过上网挨个医院打电话。我觉得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一点善良吧,可能就是这一点善良激发了我一直做下去。
经过一次次咨询,果然有一些医院说愿意尝试着治疗。杨雪梅赶紧拿着光盘跑到医院,可是每次却总是失望而归。
杨雪梅:他们都说,能不能治好没有把握,但是费用还挺高。
此时已经是2008年,杨雪梅依旧没有放弃,她非常清楚,这些天来,黄郑的父亲肯定一直在辛苦的劳作,做着去北京给儿子治病的准备,杨雪梅决定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不至于让他们白来北京一趟。
9月的一天,经过一年的寻找,杨雪梅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惊喜。北京的一家中医院说有把握治疗黄郑的病,因为这种病他们曾经治愈过。杨雪梅赶紧带着光盘前往医院。
经过一年时间的寻找,杨雪梅终于盼到了期望已久的好消息,她赶紧带上光盘火速赶往这家医院。在路上,杨雪梅也产生了一些担心,因为在以前的寻找中,也曾经有医院说让黄
郑来北京,医院可以给治,但是没有把握,医疗费还不少,这次会不会也是这样呢?杨雪梅心里没底儿,不过,医院在电话里说了,这样的病他们曾经遇到过,而且治疗效果不错
,还是比较有把握的,想到这里,杨雪梅的心才稍微感到踏实一些。
杨雪梅赶紧来到了医院,她要在这里寻找一份得来不易的希望。
杨雪梅:他一松纸的时候就感觉,全身像解放了似的。
医院:他顶多十天就得洗澡一次吧?
杨雪梅:他在家基本上天天给他洗澡。要不是这么勤快这小孩可能早就完了。
杨雪梅:这个病的死亡率占25%到50%。
通过交流,这家医院的院长终于表示比较有把握治疗黄郑的病,这正是杨雪梅所期待的。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黄郑这个病呢在西医呢,叫先天性大疱型表皮松懈症,中医就叫属于一种湿毒疮这一类的,这种病属于非常罕见,非常疑难的一种病例。因为
有过这方面的治疗经验,所以说我对他的病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虽然有过此类疾病的治疗经验,但是仅仅凭着光盘是无法诊断的,黄郑必须要尽快来到北京才能治疗。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因为从光盘看,他这个病就像烫伤一样,其实他的病肯定和烫伤是两码事,所以我想一定要亲自看他病情,包括询问过去他的家
族史,还有摸他的脉象进行综合地诊疗。
兴奋的杨雪梅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同样让黄流斌一家激动不已。
黄流斌:心情高兴啊,怀着最后一线希望的心情,我最远的就是走过成都,就是最远的,再一个北京是第一次,我连火车看都没看到过,就是说不管咋回事我都要去试一下。
黄流斌父子是第一次坐火车,但是他们却丝毫没有兴奋的心情,去了北京能够治好病吗?如果这次的结果还是和往常一样,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脆弱的希望犹如梦中的月光,忽
明忽暗,与他们一路相伴。
9月28日,黄郑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北京
杨雪梅:我接到他们父子以后第一印象就是感觉他们很疲惫,好像一宿两宿没睡过觉一样。
为了安顿好黄流斌父子,杨雪梅带着他们走进了早已订好的宾馆,可是,随即发生的事情却让杨雪梅感到十分愧疚。
杨雪梅:其实我也是着急,没想那么多,不知道有规定说皮肤病患者不能入内,当时我也没注意。当我带着他们去预订好的宾馆的时候,宾馆迎宾看了一眼说,这小孩得的什么病
啊?我们这不让住。就看见黄郑的爸爸看了一眼黄郑,然后就带着孩子往门外走,我当时心情特别不舒服,我就觉得挺内疚的,本来他们父子经过这么多年已经承受很多了,但是
因为我这次失误,又让他们承受了一次伤害。
杨雪梅马上决定,不再把黄流斌父子安排到宾馆,在朋友的帮助下,杨雪梅把父子二人安排在了一个小区里单独居住。随后,杨雪梅又带着他们来到医院就诊。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一看这个病例,我整个心被这个深深的刺痛了。一个13岁的孩子长得就像5、6岁的小孩,就是整个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治疗的话,首
先要导致残疾,残疾基础上皮肤萎缩,内脏也在萎缩,他就会直接影响他的智力发育,乃至影响整个生命健康。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黄流斌第一句话就问我,医生我治疗他的病,每个月一千够不够,其实在我心里想,别说一千元钱,一个月就是四五千元钱也不够,但是我想
就想他肯定是家庭就是特别困难,一千块钱对他来说,也已经是可能是他最大的承受能力,我说你不要考虑多少钱了,我说你就先治疗,我们对这个孩子,就全程要使用免费治疗
。
虽然刘辉治疗过很多种皮肤病,但是在给黄郑做完诊断后,刘辉还是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黄郑的病最大的难点就是因为从出生到现在病根已经十多年了,并且13岁的孩子长得像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他整个心肝脾肺肾整个发育跟正
常都不一样,我想这个病跟我以往治的病情虽然严重但是病得时间短的患者有很大区别。
为了稳妥起见,刘辉决定亲自给黄郑治疗,到底该怎样医治呢?刘辉感到十分棘手,因为黄郑患病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而且病情一直没有缓解,尤其是黄郑常年生活在潮湿的地区
,这种环境更加重了他的病情。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因为黄郑家庭本身就挺困难,居住的条件、卫生条件也特别差,并且说四川的山区气候还比较潮湿,其实这都是这个病加重的重要因素,没病
的人皮肤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变得湿润,皮肤会更好,这个潮湿对黄郑来说,那就雪上加霜了,这就像没失火之前,刮多大的风都不会受影响,但一旦失火了,就会火借风势,风
借火力,病情就会更迅猛。
医生没有想到,黄郑的病情比预想的还要严重,因为黄郑的病属于先天性的,他又常年生活在潮湿地区,饮食也一直是以偏辣的食物为主,这些都导致了黄郑的病越来越严重。13
年的求医路一直没有结果,这次来北京治病可以说是黄郑一家人最后的希望,黄郑的病到底该怎么治?还有没有治愈的希望呢?
虽然黄郑的病情十分严重,但是对于刘辉来说,黄郑的病并不是没有希望。刘辉虽然还不到40岁,但是却有着丰富的经验,除了临床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刘辉出生于一个中医世
家,几代人的行医经验传承到今天,使得刘辉的手上拥有了许多宝贵的资料,给刘辉在诊治黄郑时提供了多种选择。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专门治疗外科的书籍到现在可能都不下四、五百本,所以说它有很多经典名方。
在参考了大量的资料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刘辉最终确定了黄郑的治疗方向。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其实皮肤病呢,病在表皮,根在内里,这就像一个苹果,外面烂了一个疤痕,你朝里切其实里头也坏了,所以说治疗黄郑的病,必须通过内里
,清热、凉血、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整个内分泌系统,这样的话就能达到标本兼治。
随后,刘辉给黄郑开出了一个十分特别的药方,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药方中包含了数味十分名贵的中草药,比如犀牛角、象牙、羚羊角、麝香等等。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为什么要给黄郑选用像犀牛角、象牙、羚羊角、麝香这些药呢?举个普通的例子,现在的西药治疗一般性的炎症或者感染性的病,抗生素分很
多种等级,普通的病,用普通的抗生素就可以了,要病严重就用广谱强效的抗生素,中药也是这个道理。
刘辉认为,黄郑的病情这么严重,头几副药的药力必须强劲,这样才能起到有效的排毒作用。药方开好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像犀牛角、象牙这些名贵的药材都来自相关动物
的身上,而这些动物目前濒临灭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重点保护动物,所以这些药材在市场上早已经绝迹了。没有这些药材,治疗黄郑的病肯定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该去哪里
找到这些药呢?想来想去,刘辉觉得只有一个人能够帮助他,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刘俊奎。刘辉依稀记得,父亲曾经说过,祖上曾经购置了不少这类药材,随着年代的更迭,这些
药材越用越少,传到父亲这里,只剩下了一点点。
想到这里,刘辉赶紧给山东老家的父亲打电话要药,这时他的心情十分紧张,因为老爷子把这些东西当宝贝留着,一直看得很紧,父亲会答应这个请求吗?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我们家传的药,轻易是不会把它拿出来的,但是我父亲听我介绍完情况,我父亲毅然说这孩子的病要是重,就把咱们家比较名贵的药材拿出来
,来拯救这个孩子的生命。
第二天,刘辉就收到了父亲托人送来的药材,他马上按照药方亲自配药,既有内服又有外敷,双管齐下。拿着医院开的药,黄流斌回到暂时的住处,开始按照医嘱给儿子用药。令
黄流斌感到惊喜的是,仅仅过了两天,他发现儿子的病开始明显好转,皮肤已经不再溃烂流脓了。
黄流斌:就按医生的吩咐服药,擦药,刚刚擦上两天后,效果就明显有好转,明显好转。
在治疗期间,黄郑不能出门,只能待在屋子里,为了照顾好父子二人的起居,杨雪梅每天都会订好可口的饭菜,把一份家的温暖送到黄郑身边。
杨雪梅:想的就是他们来了以后,北京也没有亲戚朋友,无依无靠的,我尽量做到想让他们把这个地方当成一个家。
一周之后,黄流斌收到了更大的惊喜,黄郑的皮肤不粘衣服了,没有必要像往常一样缠卫生纸了。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现在也非常有信心,要一步一步地把这个病情彻底给他治愈。
杨雪梅: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久违的微笑,就是黄郑他这个小孩,一直就没有笑过。
10月13日,黄流斌领着儿子来到医院复查,看到治疗效果这么明显,刘辉建议黄流斌领着儿子回家用药,医院会定期把免费的药邮到家里。
北京同春堂皮肤病医院 院长 刘辉:我告诉黄郑的爸爸,四川的生活习惯本身就爱吃辣的东西,一定要严格忌口,千万千万不要吃像辣椒啊、蒜啊、葱啊等一些刺激性的东西。
10月15日,黄流斌领着黄郑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经过13年的坚持,黄流斌的执着终于收到了回报。
回到家后,黄郑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开朗了很多,这个变化让全家人都感到高兴。医院也实践了承诺,每个月的月初,医院都会把免费的药邮寄到黄家,黄郑的病在一天天
地好转。
郑宽秀:心情好,心情特别高兴,娃也感觉到高兴,他说妈妈,你看我都不贴了,不贴纸了,反正高兴的很嘛。
黄郑:我的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
杨云海:心里觉得很高兴,做了一件好事。
杨云海发现,13年来,为了给黄郑治病,一家人一直没照过全家福,于是,杨云海决定,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时刻,给黄家拍照留念。
黄流斌:哪怕我们的生活苦一点,只要我们全家人快快乐乐地在一起,我们都是非常高兴,非常幸福。
目前,黄郑的病情正在进一步好转,救治他的这家医院也表示,每个月都会把免费的药邮寄到孩子的老家——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飞虎村。不过,随着黄郑的病情不断好转,新的
难题又出现了,孩子的手指和脚趾从三岁开始就被皮肤包住无法分开,要解决皮肤粘连的问题,目前的治疗方法无能为力,还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在这里,我们呼吁更多的人来
献出爱心,帮助黄郑后续的治疗,让他能够早日上学,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成长。